這一招,讓「假新聞」無所遁形!(遠見雜誌 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72542)(本所楊芳瑩教授及所友黃俊儒教授接受採訪)

新冠疫情》系列追蹤報導   文 / 彭杏珠    攝影 / 蘇義傑  2020-05-05
隨著疫情爆發,假新聞也搭著網路列車,在全球高速流竄。尤其,披著科學外殼的假訊息更為真假難辨!不想讓假新聞、假訊息成為抗疫的豬隊友,應該怎麼做?

2016年3月間,台灣流感疫情持續延燒,造成200人感染重症而死亡,引發外界質疑疫苗的保護力。當時的衛福部疾管署官員解釋,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同,人類難以百分百精準預測,但疫苗仍具七成保護力,還是有施打的必要性。

各家媒體隨即引用,並下出斗大標題。但這則新聞卻讓東吳大學微生物系兼任助理教授宋向軒印象深刻。他很納悶,為何沒人反問:七成保護力是如何計算出來的?「記者理應提出合理懷疑,如果官員提出的數據屬實,為何與一般人的經驗法則有落差?」他也由此看到台灣欠缺科學精神,不習慣提出質疑與探究。

這並非單一個案。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、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主持人黃俊儒長期研究科學假新聞,率領團隊監看分析各種科學傳播後,發現許多亂象。

他舉「睡前滑手機,8分鐘就讓你晚睡1小時?!」新聞為例說明,這個標題就是明顯斷章取義台大的研究成果。經小組成員探究後,台大團隊在小老鼠即將進入睡眠時,給予眼睛較強的藍光刺激,發現會高度活化全身的交感神經……,同時使休眠的毛囊幹細胞活性增加,僅刺激8分鐘,即可持續造成全身交感神經興奮超過1小時。

隔天,各媒體卻以台大及世界級期刊為背書,警惕民眾不要睡前滑手機以免造成失眠,並張冠李戴成「8分鐘讓你晚睡1小時」的結論。其實,不僅記者錯誤解讀研究報告,標題也下錯,這個實驗針對的是「老鼠」,而不是「你」。

社會非理性討論,產生寒蟬效應

棘手的是,網路時代來臨,民眾遇到問題,不是找相關領域書籍研讀或諮詢專家,而是請教谷歌大神(Google)或到PTT等網路社群看看鄉民怎麼說?尤其在各大社群網站與搜尋引擎優化民眾的動態與搜尋結果後,閱聽者更容易看到符合自己主張的資訊,形成「同溫層」,逐漸與現實狀況脫節,而形成偏頗立場。

宋向軒驚訝發現,平時與他一起理性思辨的理工科朋友,遇到核能議題時,就好像變得不具科學探究精神,堅決主張「我是人,我反核」,「難道我不反核,我就不是人嗎?為何大家不能開放心胸,提出各種證據辯論?」他反問朋友。

台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楊芳瑩認為,人們透過媒體與網路搜尋、分析與判斷某些議題的相關訊息,以建立想法或主張,卻缺乏尋找不同立場的訊息,這是很重要的一環,必須以開放態度互相辯論,才能得出有共識的決定,這些過程都會用到科學素養的論證能力。

社會不習慣理性討論,已產生寒蟬效應。有些老師私下透露,不再發表意見,因為臉書常被只問立場、不問是非的鄉民謾罵洗版。「寫文章要花時間找證據,既然無助問題的討論,不如將時間花在教學研究,」一位國立大學教授無奈地說,台灣不具備理性的論述空間,讓他懷念起以前的辯論社,正反兩方提出主張、交叉質詢與結辯,最終達成有價值的共識。

科學素養低落,助長假新聞氾濫

造成假新聞猖獗的因素眾多,涉及社群媒體崛起、政治立場、心理情緒等層面,但「科學素養低落」絕對是助長假新聞氾濫的「幫兇」。

楊芳瑩直言,假設連新聞記者都欠缺懷疑與查證精神,民眾還能從哪裡得到相對完整與正確訊息。例如報導「華航改名」的議題時,應完整分析改與不改的優缺點,不要輕易下結論,僅給600字短訊,無助釐清問題。媒體具有社會責任,應盡可能求證求真,避免給讀者錯誤訊息。

為何台灣普遍欠缺懷疑與查證精神?惠文國小自然科老師陳俊明說,從小到大,教育無法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,導致別人告訴你什麼就接受什麼,只有輸入沒有輸出,久而久之,養成被動接收「答案」的習慣,不想探究因果關係,網路上各種懶人包、短視頻,剛好滿足網民需求。

師大附中地球科學老師洪逸文感嘆,許多酸民躲在鍵盤後,隨便發表意見,不負責任。長期下來,多數人不是用思考來決定立場,而是用立場來決定思考,只要與自己對立的觀點,不管對方提出多少科學數據,都是錯的。「如果連人類登上月球都有人說是假的,還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?」他反問。

訓練孩子媒體識讀能力,迫在眉睫

到底該如何導正假新聞的亂象?透過科學教育的養成,訓練孩子媒體的識讀能力,是現階段較可行的方法。

師大附中地球科學教師王靖華嘗試將論證教學與媒體識讀融入課堂。有一次她先上網搜尋:目前有哪些觀測到的事實可以驗證「太陽星雲」學說?當察覺某網路媒體總結出三項答案後,她故意設下陷阱題:至少填寫三項與參考資料來源才計分。沒想到教導的5個班共200位學生都引述同一家網站的內容解答。

第一學期結束後,有學生寫心得報告:這個作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專家說的話不一定是對,不是專家說的也不全然是錯的,應全面分析,從各角度做出整理,不要片面解讀。「原以為馬上找到參考資料就可以複製貼上,結果被老師當頭棒喝。未經查證的資料不能直接引用,尤其是沒有來源的網路文章,更要小心查證,」這位學生總結。

現在,王靖華的學生再看到某網媒的新聞後,馬上意識到不能直接引用,會搜尋更複雜的資訊佐證。她也不斷鼓勵學生,即便是外國的原文資料也沒有想像困難,運用網路翻譯大致能看懂幾分,圖片也是查證的來源之一。如果報導沒有引述消息來源,也可觀察前後文是否出現矛盾、漏洞。

「高一學生累積16年的習慣,不可能透過一學期或一學年的課程改變,我不敢百分百確認,學生將來會怎樣做,至少他們懂得懷疑、查證,具備邏輯推理能力,」王靖華覺得,這是好的開始。

一粒種子就有機會長成一棵大樹

科學教育的目的,旨在希望孩子學會科學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學生依據探究所得的現象或數據,運用邏輯推理來描述證據與理論間的因果關係,最後形成自我的判斷與主張。

只要老師願意啟動科學教育,一粒種子就有機會長成一棵大樹。宋向軒就是受益者,念大一時,系上助教對他說,千萬不能將討論當成結果。他謹記這句話並加以履行,對日後的研究工作助益甚大。

誠然沒有人能正確判斷每一則新聞的真偽,也沒有人能輕易分辨科學或健康訊息的對錯,但至少先抱持懷疑態度。創設「科學新聞解剖室」的黃俊儒,建議大家運用科學思惟,訓練媒體判讀能力,讓假新聞無所遁形!

文章來源:遠見 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72542

  • Post author: